近年數據顯示,中老年人約有三分之二患有腦供血不足。因為其腦血管自動調節機能逐漸下降,腦組織對缺血狀態的耐受性相對較低,當供血通道同訊號發生輕微變化,都會對腦血流量產生重大變化。由於生活、工作方式的改變,生活壓力加大,腦供血不足的發病人群越趨年輕化,甚至禍及正值生長發育期的10多歲小朋友。如果以下情況持續出現,看醫生進行檢查後仍未能找到病因,就可能要考慮腦部供血失衡或不足因素。
腦供血不足常見癥狀:
| 頭痛、思路不清
| 耳鳴、眼矇、記憶力減退
| 心煩、舌麻、失眠多夢
腦供血不足可帶來嚴重後果
作為人體重要器官,大腦血液流量一旦減少,腦細胞供氧隨即降低:腦組織只要缺血十秒,即引起大腦功能性變化。因此,保持充足穩定的血液供應對維持大腦正常功能非常重要。
【預防腦供血不足】
1.多食水果、豆類;少吃過咸、油膩、高糖分、高熱量食品
2.多做運動,提高全身器官機能
3.避免長時間連續工作,小休時作適度頸部伸展
4.避免情緒激動或者精神緊張
5.定期檢查血壓、血脂、血糖等,發現異常時及早治療
頭顱結構性治療
從結構來看,枕骨或頸椎第一節錯位,或額骨與蝶骨的黏鏈,都可導致四周肌肉繃緊,壓住附近血管與神經,從而影響大腦血液供應,引致頭痛。以手法進行復位以及解黏,頭痛症狀可立即減輕甚至消失。最後,如遇持續頭痛,請及早就醫尋求建議,切勿只靠止痛藥或輕視症狀。
(資訊由顱骶經絡治療師Brian 提供)
